用科技守护生命防线
3月15日,央视《焦点访谈》关注新一轮的医疗AI发展和落地应用,实地走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,以及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,“开箱”医疗AI背后的腾讯科技。
守护
生命
最后一道防线——ICU有了大模型
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,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李彤正为一位不久前进行了心脏移植的患者进行ECMO(人工肺)撤机评估。“经过治疗,患者的状态正在改善,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维持患者生命的ECMO是否可以撤机。这是一个慎重的决定,要经过各方评估,包括咨询心脏科的专科医生、护理团队,以及ICU医生综合的意见,进行临床检测,综合各种信息。”现在,在“启元重症大模型”的帮助下,AI也可以辅助ICU医生对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作出综合决策。
李彤用重症大模型分析ECMO撤机指标
李彤先通过“启元重症大模型”查询了撤机ECMO的条件,AI根据重症医学知识库给出了包括血流动力、供氧、肺功能、并发症等一系列理论指标。然后,李彤要求AI把这些理论指标“搬”到这位患者的情况,作出ECMO撤机的综合判断:患者心电稳定,生命体征稳定,呼吸循环稳定,心脏功能改善,只有少量瓣膜返流信号,可以认为该患者达成了ECMO撤机条件。他认为,“AI的分析非常综合,已经达到了专科医生的水平,具有很强的综合能力”。
蔡洪流主任指出AI是很好的助手
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蔡洪流认知:“AI就是ICU医生、医护人员很好的助手、助理。它帮助我们一刻不停滴盯着病人一举一动的变化,按照我们教给它的规则不知疲倦地照看病人。”
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所使用的“启元重症大模型”,是由迈瑞医疗与腾讯联合研发、全球首个投入临床的同类产品。借助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,“启元重症大模型”基于数据还原患者数字画像,再用重症思维去深度分析,输入给大模型,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在5秒内回溯整合患者病情、基于患者数字画像预测趋势并提供建议、1分钟生成临床思维导向下的病历文档、提供准确率高达95%的重症知识查询结果,助力临床全面提升诊疗精准度与质量。
守护
健康
第一道防线——社康有了AI助手
在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诊室内,医生看诊时有了“新帮手”:诊室电脑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的"腾讯AI临床助手",正辅助医生同步分析患者病情,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。
“AI临床助手”为医生提供参考信息
罗湖医院集团的46家基层社康广泛分布于区内的各个角落,极大地方便了居民就医,尤其是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、儿童以及突发小病的患者来说,无需长途奔波,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,真正做到了“小病在社区”。“AI临床助手”在基层社康上岗,为全科医生的诊断水平加了一层“科技保障”。
装备了DeepSeek+腾讯混元“双AI大模型”的腾讯健康“AI临床助手”,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决策支持,从采集病史、疾病预测、推荐诊疗方案、监控用药安全等环节,加强临床诊断风险质控,提升医疗服务质量。
智能导诊、智能预问诊简化了患者就医流程
在罗湖医院集团的5家区属医院与46家社康中心,多元化的AI服务正正快速落地应用。面向患者服务,智能导诊、智能预问诊简化了患者就医流程,动动嘴巴告诉AI哪里不舒服,即可完成精准的科室挂号,并生成清晰的预问诊病历;体检报告解读、自诊自查、拍药盒查用药知识等小工具,让患者健康管理有了更智能的工具。
助力
行业
助力近百家企业接入DeepSeek+腾讯混元
通过腾讯云API、大模型知识引擎调用、TI-ONE平台部署模型等多种方式,腾讯健康为医疗行业提供了公网 SaaS、API PaaS 以及多尺寸私有化等模式部署DeepSeek大模型,可灵活适配多种型号的服务器与运行环境,为机构的应用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。
同时,腾讯健康还可根据机构的特定需求进行深度定制,通过RAG技术搭建医学专业知识库,接入DeepSeek+腾讯混元双底座大模型。
目前,腾讯健康正帮助上海医药、方舟健客、万孚生物、叮当健康等近百家医疗科技、生物科技、医药流通等领域企业,通过腾讯云全面升级大模型能力。